top of page
作家相片陳少華

腕與踝關節

太極拳在體用時手上雙腕鬆開至為重要。我的體會是腕不鬆拙力便會用上,內力亦無法透至手指,更不要說將勁穿入對方身體了。腕不鬆主要是腕後一段前臂不能鬆開,練拳時應多注意改善,這部份放鬆情度有改善,腕亦同時有改善。太極拳的放鬆是環環相扣的。現今,一些太極拳老師強調沉肩、墮肘、挫腕,而挫腕一詞卻未有深入理解,而令學員將挫腕變成用力向下按。我個人體會腕有近手掌的前腕及近手臂的後腕之分。按沉肩墮肘的次序,上臂先下沉至肘,用此重量將前臂升起。因此,後腕應該上升才合理,否則單稱之為沉臂即可。按陰陽之理,肘沉則後腕要升,再進展為前腕沉手指升。挫腕應該是挫前腕,而更須強調腕沉手指升才有陰陽相濟。如用此方法,拙力可大大減少,前腕與手指的升沉可更容易拔起對方之根,輕鬆的將對方放出去。


除了腕,雙足的踝關節必須全部鬆開,踝關節不鬆雙足便容易用力向地上撐,違反不用力的規矩。要將踝關節鬆開,可用意先鬆開腳眼窩。身體要像一件物件放在地上。放在地上是不用力的,要想象身體一絲不掛。人如果像平常一樣的站在地上,身體各關節便會自然用上了力。不要小看這個“放” ,要克制心魔,將身體重量無阻礙的交給大地非痛下苦功不能有成。能夠真的放下身體,重量才可以釋放得好,反彈能量才會大,掤勁方能貫滿全身。

92 次查看3 則留言

最新文章

查看全部

寂然不動、感而遂通

太極拳有一樣重要技巧 ——「從人」。這技巧是必須修煉的,否則不能換勁,每到緊要關頭,拙力便會用上。拳譜對此早已說得清楚,「由己則滯,從人則活」。在十三勢行功歌缺中—更提到從人的練功法門「靜中觸動動猶靜」。這句練功法門看似簡單,當仔細研讀下便會發現充滿著矛盾。既然經已在動為甚...

對蕩

在太極拳中的對蕩目的主要是1.在不平衡中求平衡,以確保自己永遠是在最平衡的情況下。2.將對方來力或身體重量變成能量往外發放。3. 建立一個圓槓桿。 與人接手便會接觸到外來的壓力,如不將這壓力抵消,雙重自然會出現,人便不靈活,從人技巧也無法施展。最終因為要抵抗外來的壓力只能用...

3 Comments


Elly Wong
Elly Wong
Jun 28, 2019

明白!謝謝老師助我解疑釋惑。

Like

陳少華
陳少華
Jun 27, 2019

太極拳講周身一家,一有全有,一生全無。這是終極目標。身體放鬆是環環相扣,一處不能放鬆便會影響身體其他部位。在練習過程中是無法做到周身一家,因此,只能教你們將身體逐步放鬆。如你所說“踝關節不鬆,便感覺到腕關節也不鬆。”我們的內在能量是靠腳底反彈來分布全身。踝不能鬆,怎會產生能量 ,沒有能量,手的移動便要用力了。所以你感覺到腕鬆不開。人坐著時重量放到臀部,腳上受的壓力自然少了。一個常見的練太極拳的現象就是練者多著意放鬆上身而忽略了下盤,上肢 比下肢鬆。 這也是覺得腕關節較易放鬆的原因之一。

Like

Elly Wong
Elly Wong
Jun 26, 2019

謝謝老師分享!

請教老師,腕及踝關節是否同步相連,單一方不鬆,亦會影響另一方?

因我最近發覺【坐】著比【立】著較容易鬆開腕關節;這是否意味著站立時,我們的踝關節因要承受體重,已不知不覺地用了力,引至腕關節節亦難鬆。

我現階段的體悟是 → 應按您上文的指引,先鬆開踝關節,鬆腕關節便迎刃可解。

有勞老師及各位學長點撥!謝謝!

Like
bottom of page